餐廚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飲食服務、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余和廢棄食用油脂,俗稱泔水。餐廚垃圾的組成、性質和產生量受社會經濟條件、地區差異、居民生活習慣、飲食結構、季節變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別,主要特點為:
(1)高含水率。餐廚垃圾的含水率高(水的質量分數大于 80%),這給其收集、運輸和處理都帶來很大難度。垃圾滲濾水可通過地表徑流和滲透作用,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,而且由于餐廚垃圾單位質量的熱值在 2100KJ/Kg 左右,不能滿足垃圾焚燒發電的熱值要求。
(2)易腐爛。餐廚垃圾中有機物含量高(約占干物質質量的 95%以上),易腐敗發臭,易滋生病菌,會造成疾病的傳播。
(3)營養豐富。除了有機物含量高外,餐廚垃圾還富含氮、磷、鉀、鈣以及各種微量元素,具有營養元素齊全,再利用價值高等特點。廚余中的糖含量比率大,而泔腳則以蛋白質、淀粉和動物脂肪類等為主要成分,且含鹽、油脂量高。由此可見來自餐飲行業及單位食堂的餐廚垃圾,具有油脂含量高,有機質多,水份多。其成分可能包括但不限于:油、水、果皮、蔬菜、米面、魚、肉、骨頭以及廢餐具、玻璃容器、金屬器物、塑料、紙巾等,較為復雜。公司通過專用處理設備對餐廚垃圾進行有序收集、固液分離、油水分離、廢水處理、組合分揀、破碎分解、壓榨脫水、固體烘干等流程,將餐廚垃圾中的廢油、廢水和廢渣分離開,廢油脂通過分離制成工業油或生物柴油,無機物分揀后可分類銷售和發電廠焚燒,有機物通過好氧發酵制成有機肥原料或營養土。其工藝流程如下:
原料收集→固液分離→初級分選→輸送→破碎分解 →壓榨脫水→成品有機肥原料
↓(液體) ↓
油水分離 無機物
↓ →廢水→ 污水處理廠
工業油脂